《衛報》報導,盧森堡推出這項新法的目的,在於打擊涉毒犯罪、黑市毒品交易以及監管大麻市場。
分為上下兩集刊載在《聯合報》副刊上。那些筆記本如今已消失無蹤。
但我的書寫技藝無法成為他的雙生影像。你不是,並否定那份愛戀可能的回應。是」的試探,身分的指向與透過否定的確認。以為是那麼透明,那麼輕省。況且「被我寫進小說裡,不是什麼好事吧」,我說。
從每一段「你,不是」到「你。對我而言更接近獲得一次讀取他人書信的機會。後來又進行商業垂直整合,集石油生產、提煉、運輸和行銷於一身,壟斷美國石油價格與市場。
Apple也正與遊戲公司EPIC Gaming針對「蘋果稅」問題對簿公堂。除此之外,還有禁止削價競爭、商品搭售等不利於公平競爭的銷售手段。由於四巨頭多是「免費」提供服務給消費者,Facebook因此可以在毫不受阻礙的情況下併購競爭對手Instagram和Whatsapp,而後Amazon併購Zappos、Google併購DoubleClick、YouTube、Waze和ITA時,亦是同樣的原因。2020年秋天,美國聯邦公平交易委員會(Federal Trade Commission)和48個州的檢察長正式對Facebook提起訴訟,理由是利用非法手段壟斷社交平台。
與Apple有相同境遇的,則是Amazon。但Amazon作為平台營運商,又身兼職賣家與商品物流,球員兼裁判,公平性備受質疑。
打造出成功的電商平台算不上壟斷,但靠著演算法干涉電商銷售就是另一個故事了。踩線邊緣:Amazon與Apple Apple是世界上市值最高的公司,近2.5兆美元,但在反壟斷的討論中,卻一直不是討論的核心。1892年,標準石油被迫解散為多個註冊公司,使它的市佔率從原先近85%慢慢下跌,至1911年僅64%報告進一步指出,多數民進黨和國民黨的支持者都擔憂台海戰爭的爆發。
然而,此份研究報告的結果,則普遍與美方官員的「刻板印象」大相逕庭。覺得雙方關係穩定者由去年的27%增加到32%,覺得台灣與中國官方處於緊張狀態的人則由53%降至5成。近六成民眾認為兩岸外交處於高度競爭狀態,26%認為關係和緩,僅7%感覺兩岸外交戰火降溫。當受訪者被問到「政府在北京威嚇下保衛台灣的能力」,僅有26%的受訪者認為台灣的防禦能力正在進步,而35%的受訪者認為台灣比起過去更無法保護自己,還有約四成的受訪者認為台灣的防禦能力沒有改變。
平均來說,兩岸官方互動關係得分7.1分。這份報告結論直指:「顯然,未來台灣政府在國防上,需付出更多努力,才能說服民眾相信國軍的防衛能力。
若此趨勢在未來幾年持續消長,美國人將如何看待美中之間持續激烈的競爭關係呢? 此外,先前芝加哥全球事務協會於8月26日公布的研究報告中,民調詢問「在中國侵台的情況下,美軍是否要協防台灣?」2021年創紀錄有過半(52%)美國民眾願協防台灣。不過,雖對情勢感到擔憂,但大多數受訪者仍認為,現在還不是恐慌的時候。
報告首先提到,多數美官員傾向認為台灣人對台海衝突危險的態度過於散漫,他們多認為造成此原因有兩大因素:第一、由於中國過去70年來過於例行性的軍事威脅,使台灣人不再將焦點放在這議題上。如同上段分析提及,若上述民調的趨勢持續,美國人對自己軍事、經濟能力都逐漸沒信心的情況下,美國人民對「是否要協防台灣」的民意有可能動搖。然而,此份報告的民調結果則對此提出質疑。兩岸軍事關係部分,認為兩岸軍事關係處於緊張狀態的民眾近五年逐年攀升,由2017年的42%增加到今年的55%,為歷次調查新高。而兩岸關係部分,認為雙方互動密切的比率近兩年都不到一成,今年調查只有9%。若將此數據與2019年相比,美、中消長呈現「黃金交叉」,因2019年仍有38%受訪者認為美國經濟強於中國(31%)。
第二、台灣人相信中國犯台的行為是不理性的,因此不太可能發生。此外,被問到他們「是否認為習近平現在會比五年前時更可能侵犯台灣」時,有46%的人認為更有可能,45%的人認為其可能性較五年前並沒有改變。
然而,今年政府與中國互動仍未改善,口頭上雖喊「維持現狀」但實際上現狀每況愈下。另有近八成的受訪者認為,中國對台灣的軍事行動頻率在過去六個月有所增加,這也代表台灣民眾能明顯感受台海和平的變化。
《霧谷晶策》分析,從這民調不僅能看出美國人對於美國軍力、經濟已不如以往有自信,也能看出許多美國民眾逐漸意識到中國在軍事、經濟實力的崛起。這一擔憂是不分黨派的「共識」。
在兩岸外交方面,與2020年類似。布魯金斯研究院針對台灣人於台海戰爭、中國對台軍事威脅的看法作民調和分析。相反地,僅有32%受訪者選擇美國。雖然國民黨的支持者相對比民進黨支持者更為擔憂,但整體結果顯示大部分台灣人都擔憂台海戰爭的爆發。
31%認為關係和緩,6%感覺軍事關係友好。不過,今年調查評價有所逆轉,滿意比率降至四成,不滿意比率則增加至48%。
另外,民調也顯示台灣民眾對軍事衝突的恐懼沒有年齡之分,每個年齡層受訪者都有六成表示憂慮。其中最令人矚目的,就是美國人如何看待美中經濟實力和軍事實力的對比。
《霧谷晶策》分析,去年因香港議題讓民進黨政府成功打出「芒果乾」牌,同時也讓蔡總統成功連任後,台灣民眾仍期待政府應有能力處理兩岸問題。值得注意的是,受訪者被問到「是否比六個月前還擔心戰爭的爆發」,則僅有30%的人表示比半年前還擔心。
報告指出,雖解放軍侵擾台灣防空識別區(ADIZ)時,台灣社會通常不會有很大反應,但民眾確實注意到這些訊息。平均來說,兩岸軍事關係得分7.3分。」 美國人看美、中軍事和經濟實力的對比 「芝加哥全球事務協會」(Chicago Council on Global Affaris )於10月7日公布,針對美國外交政策的研究報告也有許多重點。Photo Credit: iStock 台灣人怎麼看今年的兩岸關係?總統兩岸政策評價下跌? 無獨有偶,繼美國布魯金斯研究院公布民調後,台灣的《聯合報》也於10月18日公布針對台灣民眾每年對兩岸關係看法的「兩岸關係年度大調查」。
另外,對於蔡總統處理兩岸關係的表現,去年以好評居多,48%滿意,四成不滿意。報告指出,他們似乎也比許多美國決策者,更清楚來自中國的軍事壓力正持續增加。
此外,在軍力方面,雖仍有高達46%受訪者覺得美國在軍事實力上贏過中國,但此數據是自2014年開始統計(54%)以來的新低。平均來說,兩岸外交關係得分7.4分,是五大領域中兩岸關係最競爭對立的項目。
美國頂尖智庫解讀台灣人看兩岸衝突 美國華府智庫「布魯金斯研究院」(Brookings Institution) 於10月13日,公布一份關於台灣民眾對台海衝突看法的民調分析。另一方面,認為中國軍力較強則上升到18%,這數據則是自2014年開始統計(14%)以來的新高